2025 世壯運出包成為媒體與社群熱議焦點,從英文翻譯錯誤、賽程未定、項目擅改,到報名爭議與預算使用,引發出包率100%的批評聲浪。

這場號稱「台灣最大國際運動盛會」的比賽,為何在開幕前就開始陷入危機?真的全是市府無能?還是背後有真正的原因?
世壯運出包懶人包
以下整理雙北世壯運出包問題:
- 選手報名參加龍舟賽,卻被改派參加 10 公里路跑
- 宣傳廣告英文誤植「TAIIPEI」、地點把蘆洲寫成蘆竹
- 女志工照片被誤用為男生照片
- 志工名字翻譯出錯:「夫」變「husband」、「明日之星」變「NEXT DAY KING」
- 捷運清潔員被掛上世壯運宣傳圖卡,淪為行動看板
- 裁判試騎新竹自由車場摔傷,右手骨折變形
- 天母棒球場原申請預算整修,卻到開幕前才說預計 10 月才開工
- 沙灘排球場設於北市府前,引發場地適當性爭議
- 定向越野選手需自費租場地,每進決賽一次就要租兩次
- 65 歲以上足球選手須在 4 小時內踢兩場比賽,體能負荷引擔憂
- 志工應對訓練不足,遇問題只能臨場反應
- 發言人嗆網友查詢賽程:「不用在那邊聽說」
- 選手禮包內智慧手錶疑似淘寶貼牌,頻繁跳出通知、系統瑕疵
- 背包破損、水壺 LOGO 印刷錯誤,紀念品品質堪憂
- X 平台官方帳號停更 2 年,還遭標記刪除
- 世壯運 App 多項功能失效,登入前幾乎無資訊
- 「四邊包繩不打洞」施工備註誤印在看板中央,成迷因
- 選手歡迎晚宴寒酸,餐點簡陋、無座位席地而坐
- 開幕式轉播將彭政閔的英文名誤植為林郁婷
- 排球場地交通不便、無接駁車、觀眾席缺失
- 自由車接駁車不載腳踏車,選手無法搭乘
- 購票平台限制每人最多 4 張,多買自動取消,無預警說明
- 多項比賽賽程、對手資訊混亂,影響選手備戰計畫
- 編織袋中國製造,市府要求工讀生銷毀標籤洗產地
- 游泳場設施故障、環境髒亂、叫號混亂導致老人選手棄賽
- 足球賽事臨時更改規則,從限制三次換人改為可無限換人
- 官網 VR 導覽功能故障無法正常使用
- 志工前一晚臨時接獲通知,班表遭砍班異動
世壯運出包,真的是單一市府的錯?

雖然外界普遍將矛頭指向主辦單位台北市與市長蔣萬安,但事實上,雙北市政府共同主辦、跨局處協作、外包多層承辦單位的複雜架構,本身就為溝通與管理埋下風險:
- 主辦單位多頭馬車:北市與新北市各自負責不同賽事與場館,難以統一資訊
- 外包層層轉包:翻譯、設計、場地等多數由民間廠商承接,責任邊界模糊
- 溝通流程繁瑣:即使發現錯誤,常因跨單位回報程序繁複而錯失即時修正時機
這場看似「市府出包」的事件,背後更像是「大型協作計畫失敗」的縮影,凸顯的是台灣體育與政府專案整合的結構性問題。
世壯運背後其實也有努力的聲音
儘管許多細節處理不周,但也不能忽略部分亮點與努力:
- 實際參賽人數破萬,成功吸引多國選手來台
- 各項比賽照常舉行,未全線崩潰
- 志工、基層工作人員盡責執勤,第一線支撐活動運作
- 台灣媒體與民間即時監督,有助後續優化與修正
如果單純用「出包」來定義整場世界壯年運動會,未免對真正投入心力的基層人員與參賽者太過苛責。
世壯運出包真正的問題:資訊整合與應變力不足
本屆世壯運出包風波揭露的不只是失誤本身,而是政府在面對大型跨國活動時,長年累積的幾個共通問題:
問題 | 說明 |
---|---|
資訊透明度低 | 選手無法查到正確賽程與分組表,更新延遲 |
危機應變能力差 | 出錯後發言人回應慢、態度被批「不誠懇」 |
缺乏專業人才 | 技術手冊錯誤顯示翻譯、體育溝通、設計未有專業把關 |
預算分配不清 | 十幾億預算花費明細不透明,引發市議會與民間質疑 |
這些問題不只存在於世壯運,也在過去如台灣燈會、跨年晚會等大型活動中多次出現。
結論:與其歸責,不如督促制度改革
與其用一句「出包」貼上標籤,不如將這次事件當作反思契機:
- 台灣在承辦大型國際賽事時,需要更完整的制度支援與預備機制
- 主辦單位應建立更具彈性與責任歸屬清晰的應變團隊
- 市府不能只倚賴外包廠商,更要親自參與把關內容品質
- 民眾與媒體的監督,是讓未來活動「更好,而不是更怕出錯」的重要力量
如需查證更多體育新聞,可前往《賭博公社》等推薦平台獲得第一手資訊。